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  辛棄疾

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;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
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;欲說還休,卻道「天涼好個秋」。

 

古人登臨多悲慨。登臨遠眺,觸景生情,心裡泛起愁思,如鄉愁、

懷才不遇之愁、國愁等等。

 

辛棄疾回憶自己在年輕時,思想比較單純,不了解人間真正的愁苦,

所以喜歡登樓賞玩,因為遠眺景物,偶爾也觸發了詩興,有創作的衝

動,但因當時年少不識愁滋味,也要勉強說一些愁悶的話。

後來,隨著年歲的增長,歷經國愁憂患,處世閱歷漸深,對於「愁」已

有了真正的了解與體會,可是,這個真正的愁卻無法用言語說出來了。

而這當然和他所處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。

 


北宋滅亡,被金人所佔據成了淪陷區,有人南遷,但也有多人沒有逃出去。

辛棄疾一家就沒有南遷,他就出生在北方的淪陷區。辛棄疾幼年喪父,他是

由祖父辛贊扶養長大的,他的祖父雖在金人朝廷為官,但從辛棄疾年幼時,

就不斷灌輸他愛國的思想。


當辛棄疾二十歲時,他就做了游擊隊的領袖。他是很有謀略遠見的人,他認

為零零碎碎的起義不能起太大的作用,唯有和南宋一起合作,才能擊退金人,

收復北方淪陷區的失土。於是,他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長江去南宋見宋高宗。

辛棄疾因為在北方的淪陷區出生,曾經親眼見到淪陷區人民過著極端痛苦,

被奴役的生活,所以,他一心想要打回北方去,收復失去,只可惜這願望始

終不能實現。


原來,當時的南宋朝廷有分主和派和主戰派,辛棄疾就是屬主戰派的代表人

物。正因為積極主張攻打金人,收回國土,所以遭受到主和派的攻訐。在他

訓練「飛虎營」士兵,為打回北方做準備時,卻沒想到有小人在皇帝面前進

讒言,說他「殺人如草芥,用錢如泥沙」。而這南宋皇帝貪圖一時的苟安,聽

信小人的讒言常常將辛棄疾免官,免官之後,又覺得主戰派的想法是對的,

所以,又將辛棄疾召回來訓練士兵,沒多久,又聽信主和派人士之言,又將

他免官。在這樣的來來回回做官、免官之下,讓辛棄疾空有抱負,卻不能盡

展其用,最重要的是中原失復無望,心中悲憤鬱結,也只有發洩在詩詞中了。

辛詞於兩宋詞人中,數量最多,共有六百多首。

 

在主和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,辛棄疾有愁卻不能明說,只有轉說「天涼好個秋」

。古人有很多悲秋之作,因為秋天的蕭瑟悲涼常觸發人心即為愁。而辛棄疾也

於此闋詞中暗託心中的悲涼感覺,表面上是說「好」個秋,但卻含有反面諷刺

效果,表達了他深沉的無奈。

---------------
有人問我比較喜歡教古典文學還是白話文?
我覺得應該是兩者都喜歡吧!因為兩者所教授的面向不同。
詞選部分,我就很喜歡,因為要欣賞詞之意境,就必須了解詞人的時代背景,
而這和史地又有所結合,可以讀的範圍更深更廣了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nali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